德国华人科技工商高端论坛暨2019新年联谊会于欧洲时报法兰克福文化中心成功举办

上周日(1月12日),德国华人华侨科技工商高端论坛暨2019新年联谊会在欧洲时报法兰克福文化中心举行。旅德华人科技精英齐聚一堂,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喜气洋洋迎新年。

德国华人华侨科技工商协会副主席马慷慨博士主持了论坛及联谊会,协会主席高鹏博士致欢迎辞,常务副主席朱宾博士作工作报告,驻德使馆经商处公使衔参赞王卫东先生专程前来出席,并作《中国经济形势和中德关系》的主旨演讲。论坛上,德国华人科技工商界五位精英的报告,精彩纷呈,凸显协会的高端品牌。

德国华人华侨科技工商协会副主席马慷慨博士介绍与会嘉宾

论坛开始,主持人马慷慨博士首先介绍了参加活动的嘉宾。接着,协会主席高鹏博士向来宾致欢迎辞。高博士特别提到,在这刚刚送走2018年,跨入2019年除旧迎新,并将迎来中国传统春节之际,举办本次论坛暨联谊活动的“六个涵义”:

首先是“感恩和答谢”:感谢代表了德国新一代华人的协会会员朋友们,对协会工作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协会在成立后不到一年里,取得的令人瞩目的开创性的成绩;同时,感谢中国驻德大使馆和总领馆给予协会的大力支持;高博士还特别地对协会理事会的家属们一直以来所给予的理解和支持以高度的赞扬和感谢。

协会主席高鹏博士向来宾致欢迎词

举办本次活动的意义还在于,利用这一机会,向会员及与会者介绍和汇报协会近一年来所开展的工作及所参加的一系列重大活动和收获。本次活动中一个重要内容是,邀请王卫东公参为与会者做有关《中国经济形势与中德关系》的报告,使会员和在德华人华侨们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把握中国经济发展形势及中德关系。本次活动中,协会邀请了五位不同领域的顶级专家,介绍他们各自所在领域的最新技术成果及发展趋势,让大家了解科技界最前沿的动态。本次联谊活动,也为会员们提供了表现各自才艺的机会,同时感受到中国传统佳节的气氛,让大家在欢歌笑语中迎接新春佳节的到来。

最后,高博士感慨地对2019年协会的工作进行了展望,并充满信心地表示,2019年协会将迎来更多、更重的任务,将比2018年做得更多、更好。

接下来,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朱宾博士为大家做《协会2018年工作报告》,并从以下6个方面梳理了自协会去年3月成立大会至今短短9个月内完成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

1. 积极参与,扩大影响
2. 立足德国,搭建桥梁
3. 推才荐智,高端智库
4. 博士团江苏行
5. 共建中德创新应用技术研究院
6. 新一年的工作计划

朱宾博士做《协会2018年工作报告》

朱博士介绍,协会作为拥有在德华人科技工商界高端人才的智库和精英团队,以打造中德合作创新与科技工商交流平台为己任。通过积极参与中德中小企业交流大会(济南)、中德高端制造峰会(绍兴)以及中德工业机器人离线仿真软件技术交流论坛(常州)等活动,扩大了协会在中德两地的影响力。协会应邀走访了多地的高新区和创业园,足迹北起济南、威海,南至深圳、东莞,西及成都,东到南京、苏州和南通等地,深入了解各地的海外人才政策和企业发展及升级转型的具体需求,通过沟通交流,寻找到最佳结合点,并通过建立海外人才工作站等机制,实现强强深度合作。目前,已有协会会员的项目在相应的高新区和留学生创业园落户,还有多个项目正在推进落实之中。也有会员作为海归人才回国工作,挑起了科技创新的大梁。朱博士总结说,协会2018年工作的一大亮点是5月份组织的“博士代表团江苏行”活动。代表团访问了南京、苏州和南通三市,所到之处得到各级政府部门、高新区和企业的热烈欢迎与高度重视,并对协会博士团有“三高”评价:项目水平高、创新热情高、合作情商高。会员们也体会到,以协会这个高端跨界复合型人才和项目的平台优势,可以达到与国内在更高层次上的合作,提供了远超个人所能企及的机会。展望新的一年,协会将继续积极推进中德合作创新,深化与中德双边的机构、企业、高校及研究院所的合作,打造成为中德科技工商交流的桥梁和高端智库。

其后,中国驻德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处公使衔参赞王卫东先生为与会者带来 《中国经济形势与中德关系》报告。王公参首先表达了对协会工作效率与成果的高度赞赏,并对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

随后他从长期发展的纬度,向大家介绍了中国经济形势。王公参强调,要更好地了解中国的经济形势,须从长远角度进行整体判断。中国的经济发展遇到很多挫折,走过许多弯路,而1978年改革开放才真正标志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过40年发展,就人均GDP而言,中国经济从第四类“贫穷国家”跃居第二类“高中等收入国家”,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130多个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建立了世界上最齐全的工业体系,创造了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奇迹。而这些举世瞩目的成就的取得,证明了中国正走在正确的发展道路上,这是一条走向复兴之路。

中国驻德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处公使衔参赞王卫东先生做《中国经济形势与中德关系》报告

针对多年来西方国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两个基本论调——“中国威胁论”以及“中国崩溃论”,王公参均以事实进行了反驳。他指出,应认识到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仍“大而不强”,目标应是从“大”变“强”,中国要从“富起来”到“强起来”。

王公参指出,中国人民不靠恩赐,而是靠自己的力量取得了今天的发展成就。但他同时也提醒,“中国经济形势在长期发展中会一直充满挑战”:——外部挑战:中美贸易冲突、来自西方国家的遏制、反全球化思潮、世界经济发展趋缓等;内部挑战:从需求侧向供给侧改革,从高速度发展向高质量发展,消除地区发展不平衡等,而其中如何应对内部挑战尤为关键。但是中国经济的发展还有巨大的潜力——如中西部地区还远未开发,而“一带一路”倡议又恰为发展内陆地区的一个方式——破解内陆由于交通不如沿海地区便捷而发展较慢的难题。

在评述中德关系时,王公参认为既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因素。整体而言无论政治还是经济往来,中德之间都维持着其他欧洲国家无可比拟的高频率互动、高贸易额以及高规模投资力度。但表现在德国媒体上的大量针对中国的失实和负面新闻又反映了德国部分人士在对华合作方面具有的矛盾心态。

报告最后,王公参再次对协会工作表示肯定和钦佩,并希望协会今后也能和在德国的中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让德国专家不用到中国即可参与到科技创新和商务合作中来。为此,使馆愿做协调工作,将介绍已有资源并推动合作。最后,王公参强调要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有信心——“中国经济发展韧性巨大、未来可期。现在的一些困难,都会随着发展而得到逐步解决”。

主旨演讲结束后,论坛迎来由五位来自不同科技、工商领域专家大咖带来的高水平报告。

首先是来自德累斯顿工业大学的冯新亮教授为来宾演讲《石墨烯与二维材料》,介绍了其在光电、通信、新能源以及智能制造等领域的运用前景及面临的挑战。

冯新亮教授、博士

随后,德国西门子发电与天然气集团全球首席技术官赵作智博士为与会者做《高端智能制造与全球协同创新》报告。赵博士以提问互动的方式和听众一起讨论了工业4.0如何引发价值链剧烈变化,数字产品双擎(虚拟与现实世界融合的闭环反馈机制)以及数字化变革下如何实现全球协同创新等议题。

赵作智博士

接下来,阿里云德语区与中东欧地区首席方案架构师黄烨博士作了《Cloud Intelligence The next Level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云智能:数字化转型的下一阶段)演讲。黄博士为大家介绍了阿里云作为超级数据玩家,如何通过与传统制造业的合作,提升生产效率并优化生产路径。

黄晔 博士

紧接着,德国华人新能源协会主席陈恒思博士为大家带来了《能源转型中的数字化》报告。陈博士用深入浅出的方式向来宾阐述能源转型数字化的概念、未来发展可行性以及挑战。


陈恒思博士

最后,蓝英集团(SBS Ecoclean Group)首席财务官余之森博士为大家做《从财务管理实施跨国并购后的管控与整合》报告,探讨了中国投资者在进行海外并购后为实现其财务及战略目标所面临的众多问题以及相应的可行性策略。

余之森博士

观点前瞻、内容详实、极具启发意义的专题报告结束后,来宾们进行了聚餐及联谊活动,并借此机会就各领域分支发展细节及跨界合作可能性彼此做了进一步探讨并交换了意见。

来宾做进一步交流
与会嘉宾合影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I accept that my given data and my IP address is sent to a server in the USA only for the purpose of spam prevention through the Akismet program.More information on Akismet and GD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