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华人科技工商协会理事会
2024年1月27日和28日,对于德国华人科技工商协会来说是个不平静的日子。这两天,在德国波恩莱茵河畔的Venusberg小镇,协会迎来了了它的2024年年会暨科技工商高端论坛。时间不巧,正赶上德国铁路总罢工。尽管如此,很多会员还是克服重重阻力远道赶来参加了会议,投入到难得的线下交流中。莱茵河小镇祥和而平静,不平静的是会场上参与者们火一样四射的激情,让人感受到奉献精神和责任感。与会者纷纷表示,这种亲身交流和互动感受到的氛围,是远非线上平台所能相比的。
第一天的议程是工作报告和高端论坛,由协会副主席屈彬博士主持。常务副主席周亚西博士宣读了地方政府发来的贺信,主席马慷慨博士做了协会2023年年度工作报告,总结了一年来协会的工作,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朱宾博士向大家汇报了2023年11月协会博士团江苏行活动。在过去的一年,疫情过去,百业待兴,协会的各项工作也重新步入正轨。

与往届一样,作为年会的重头戏,四位学术大咖为我们奉献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学会活动同时在线上开放。协会会员,北京大学电子学系教授焦秉立博士为大家做了《医疗健康物联网:现状、趋势与挑战》的报告,探讨了利用卫星通信实现医疗物联网和相关大数据处理的可行性,介绍了自己团队在医疗物联技术上所作的工作。
协会会员,德国埃森经济管理应用科技大学慕尼黑分校国际管理教授马小娟博士的报告是《如何在VUCA&BANI时期支持个人成长》。她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出发,站在心理学的角度为大家讲解如何处理个人在家庭、企业和社会中的关系,如何化解不同文化差异以及如何融入等现实问题。
协会副主席,德国萨尔州大学洪堡医学院高级研究员屈彬博士的报告是《治愈癌症:离我们还有多远?》。屈博士身居科研第一线,她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我们科普了癌症这一顽疾的发展规律和如何预防,从新冠病毒到癌细胞,从健康到养生,让人耳目一新。
德国哥廷根大学发展与转型国家农业经济学讲席教授于晓华博士专攻国际政治多年,他根据当前中国、德国等国际形势,做了《产业链视角的中欧经济关系》 的报告,从文化和历史角度分析了人们普遍关心的重大国际事件,表达了处理国际关系的看法。
学术报告精彩纷呈,反响很大。国内的寇享平台进行了同步直播,受到三千余人的在线关注。


当晚,会员们举办了自助晚餐、即兴表演以及自由交流活动。博士们或来自科研一线,或来自商界前沿,虽然来自不同的专业和不同的领域,但大家兴致很高。跨学科的交流拓展了视野,让参与者们都受益匪浅。

第二天是会员的内部交流活动,由协会副主席刘涛博士主持。首先由周亚西博士代表理事会作了协会2023年度财务工作报告,接着三位协会会员明安涛博士、董嵘博士和李志娟博士分别做了《糖尿病综合症的远程无创监测与干预》 、《无损无接触涂镀层智能检测系统》和《智能在线检测助力半导体电池产业升级》的精彩报告,并与参会者进行了互动讨论。
在建言献策环节,与会者分别就协会的发展提出建议和意见,比如充分利用会员分布在中国和德国的优势,进行两国之间在工业、科技和商务界的交流,帮助双方企业落户;增加协会知名度,号召会员在本地和朋友圈多做宣传,招募新会员;经常性地举行各地区小型的会员聚会,增进会员之间的了解,讨论可推广的科技项目等等。最后由协会主席马慷慨博士做总结报告,年会圆满结束。
协会全体会员特别感谢周亚西博士和高海滨博士等为会议的组织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